河北名宏新能源有限公司
電話:0311-83899880
0311-83899828
手機:18630139968
郵箱:zhongguominghong@163.com
網址:zhongguominghong.com
地址:鹿泉區銅冶鎮綠島開發區
(長春日報 記者張春杰)第二屆中國國際秸稈產業博覽會將于2017年9月2日至5日在長春農博園舉行,展商將突破千家,意向簽約額預計將突破百億元,這是記者從2016年12月30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年秸稈產業高效化利用峰會暨第二屆中國國際秸稈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李冰介紹說,2016年首屆中國國際秸稈產業博覽會現場交易額達3.6億元,意向簽約金額近70億元。2017年的第二屆博覽會以秸稈控股有限公司為基礎,完善建立秸稈收儲運體系,打造秸稈燃料與爐具、秸稈飼料、秸稈有機肥、秸稈基料、秸稈制炭、秸稈制漿、秸稈設備、秸稈建材與集成房屋、秸稈工藝品加工及秸稈環保制品十大特色產業。
秸稈變身融雪劑
(長春晚報記者 陳瓊)多年來,如何及時清除冬季路面冰雪、保證主要道路交通暢通成為城市管理的一大難題。每年冬季,大量“化冰鹽”融雪劑撒向路面,冰雪消融了,但鹽塵、土壤鹽分過高等一系列環境問題隨之而來。在本次政協會上,長春市政協委員葛建民提出了“推廣使用環保型融雪劑的建議”。
“我市作為玉米種植的農業大市,使用玉米秸稈環保型融雪劑有著先天優勢。”他說,目前,我國開發出一種環保型融雪劑,是以玉米秸稈為原料,經過生物化學反應而生成,主要成分是碳、氫、氧,不含氯化鹽、硫化鹽等成分,無毒無害,易在自然界中分解,轉變為植物營養素和天然肥料。
葛建民建議,長春市應成立環保融雪劑推廣協調辦公室,協調調動全市科研、試制、生產、宣傳、推廣等資源,做好玉米秸稈環保型融雪劑的研制、開發、生產和宣傳。政府給予適當的資金投入,扶植發展我市玉米秸稈環保型融雪劑產業。
甘肅研究秸稈帶狀覆蓋技術推廣
甘肅省政府3日召開會議,研究旱地馬鈴薯秸稈帶狀覆蓋栽培技術推廣事宜。副省長楊子興出席會議并作總結講話:“甘肅是以旱作農業為主的區域,加大對旱作農業的科研投入具有深遠的意義。馬鈴薯是甘肅省的特色主導產業,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旱地馬鈴薯秸稈帶狀覆蓋栽培技術,各地、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努力支持試點,組成試驗領導小組,開展多點試驗示范,適當擴大試驗面積,總結經驗、解決問題。同時,有關科研院所要積極研究與該項技術配套的農機具,探索技術標準范圍。”
旱地馬鈴薯秸稈帶狀覆蓋栽培技術由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從2009年開始研發,2013年首先在小麥上初試成功,2014年該技術應用于旱地馬鈴薯獲得成功,并于當年成為全省五大農業推廣潛力技術。該技術具有顯著的蓄水保墑和降低地溫效果,可避免聚乙烯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和秸稈焚燒引起的霧霾污染,秸稈還田后,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地力水平。
大連市應用秸稈灰保溫砂漿普遍受益
大連市教育系統建筑改造工程部門日前透露:去年,該系統在14所學校舊樓房改造工程中,應用了秸稈灰建筑保溫砂漿,用戶普遍反映,保溫節能效果很好,用戶非常滿意。
通過相應的使用性能對比,秸稈灰保溫砂漿,經過燃燒分子結構穩定,遇熱不膨脹遇冷不收縮,不開裂,不控鼓,與建筑物同等壽命,保溫板在使用3年以上,都會出現收縮開裂,遇到雨天向墻內滲水,冬天出現冷橋,墻體結霜起霜斑,建筑主體一個周期需要更換幾次。
秸稈灰建筑保溫砂漿,首先在大連市教育系統得到應用,去年以來,僅大連市教育系統14所學校舊樓房改造工程中,就應用秸稈灰建筑保溫砂漿8萬余平方米,創造產值800余萬元,可見,秸稈灰二次不但不污染,反而廢物利用,變廢為寶,造福人類,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懷柔區農機服務中心調研秸稈綜合利用
為更好推進懷柔區秸稈禁燒、綜合利用工作,近日北京市懷柔區農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聯合鎮農機工作人員到懷柔區北部山區的湯河口鎮、寶山鎮檢查、調研秸稈禁燒與綜合利用工作。
針對懷柔區北部山區糧食作物種植區由于地形和機械限制,無法采取秸稈粉碎還田、青貯飼料等綜合利用方式,懷柔區采取政府作業補貼,由農機專業合作社、養殖場等秸稈綜合利用主體到田間地頭收集、處理秸稈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秸稈出路問題,實現了秸稈全面禁燒和綜合利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年懷柔區秋、冬兩季未發現焚燒農作物秸稈現象。
國家全面提升秸稈機械化處理水平
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持續快速發展,開創了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黃金十年”。但是,農業機械化發展仍存在諸多“短板”。如何彌補這些“短板”,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點之一。
加快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從補短板、降成本、提效益方面切入,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農作物為重點,以提高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烘干、秸稈處理等主要環節機械化水平為重點,集中資源持續用勁,用幾年時間提升水平,實現全程機械化整體跨越發展。到2020年,力爭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其中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均達到80%以上,機械化植保防治、機械化秸稈處理和機械化烘干處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